常說教育一責,任重而道遠,而在一條龍學校,這責任更重、要走的路更遠。小小孩子交到我們手上,如何育之愛之?如何讓他健康愉快地成長?一直都是我們左思右索的一個大課題。我們深信,教育不應單單是課程的設計、活動的編排、校規的執行,雖然這些都是學校生活不可或缺的環節。
我們要推動的,是「人的教育」:每一個孩子,都有不同的學習潛質。學校不是生產公司,孩子也不是產品。學校要按孩子不同的能力、習性,加以適當的誘導和啟發,讓孩子不同的潛能發揮出來。我們希望孩子自初小便能養成自學的習慣,在一條龍十多年的連貫教育中,我們較具優勢,可以按照學生在成長過程中,不同年齡的特性及需要,去設計合適孩子的課程,讓他們好好地打好基礎、提升學習動機和培養學習信心,讓他們能在漫長的路上愉快學習。
我們要推動的,是「心的教育」:孩子的行為反映著他的內心,要正直守規,內心必須公正開朗;要樂於學習,內心必先具備好奇好問的精神;要自愛愛人,內心必須祥和喜悅。教導孩子,不能只著眼於孩子的行為,而是要看其行為背後的原因。教育須從心開始,教育的每個細節,均須觸動孩子的心,方為有效。
我們要推動的,是「生命教育」:都在說教育是生命影響生命的工作,看顧著孩子成長及學習的老師們,一點也不能鬆懈怠惰。老師們身教言教,讓學生在接納中、鼓勵中、安全中、友愛中成長,讓學生也能愛人如己、自信滿腔。而在可譽校園裏,看到小孩子一張張可愛的笑臉,看著中、小學生走在一起說說笑笑,家長老師們圍在校門談天說地,我們清楚地知道:我們所朝著的目標是正確的。
或許,今天的我們仍未做到盡善盡美,但我們會努力自我完善,正如,我們會努力地讓孩子學懂自我完善。學習是終身的,教育的成效亦不會立竿見影,當面對繁重的工作,但又未見即時果效時,我們或會感到迷失困惑。但記得早前在家長教師會的燒烤晚會上,一位家長送來了兩盒瑞士巧克力,說是特別要送給我們的老師享用,那份情真意切,還滲著點點溫情,我們又振奮起來;有時站在校門接送孩子們上下課時,家長們送上的問候、笑容,都讓我知道,路雖然漫長,但途中有你,我們定會抖擻起來,繼續走我們的路﹗
二零零五年十二月